首页导航(页面)

国庆节迷思:请给我一点饥饿的感觉

 杨恒均 发表于 2007-10-03

 

国庆节长假期间和朋友联系,从他们口中得到的印象大抵是两个:玩得太累和吃得太饱。对于后一个“吃得太饱”,我也深有体会。整个九月份故地重游,特别是到我读大学的上海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北京,一有机会就留恋于美食和小吃之间。要知道,这些美味大餐在当时读书和刚刚参加工作时是很少有机会光顾的,就连那些风味小吃也得斤斤计较,否则月底就得借钱或者勒紧裤腰带。

二十年过去了,美食和小吃的味道大体不变(要变也是自己的胃口变了),经济地位却大大提高,旧地重游时自然是要一一吃遍那些美食和小吃的。

但问题也来了,那就是吃不过来,刚刚在上海吃了东坡肉,又到周庄啃了“万三肘子”,还有南翔的小笼包和城隍庙的灌汤包自然也不能放过,更不用提南京路的鲜肉月饼!——实在吃不进,哪怕咬一口甩掉也在所不惜。只弄得肚子里的美食和小吃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到后来,胃里塞得满满的,可见了那些美味佳肴,口水还在流。

摸着鼓鼓的肚子,感叹着对同伴讲,现在的愿望就是一点点饥饿的感觉,好让我能够继续享受更多的美味佳肴。

同伴听了我的“名言”,都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阵大笑,但却因为鼓胀的肚皮而无法笑弯腰。

笑过后就陷入了思索。不要说专门出来旅游寻找美食之旅时难得有一点饥饿感,就是平时,我们这帮人又有几个饿过肚子?

饥饿的感觉虽然很久没有过,但对饥饿的记忆却并不遥远。就我的年纪来说,在20岁以前几乎还经常尝到饿肚子的滋味。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饿肚子的感觉几乎是家常便饭。

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医生,家庭条件还算很不错的,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不但常常吃不饱,而且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好像要一个星期才能吃一到两次肉,每一次都狼吞虎咽,几乎都没有来得及细嚼鲜美的滋味,那肉就直接从嘴巴里冲进了胃里,(好几次又因为吃得太猛而无法消化,那肉又直接冲出了X门……)

直到前不久一次中学同学聚会,我才知道,我其实还算是幸运的。原来我的这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几乎都有长期忍饥挨饿的经历,有的甚至因饥饿而昏倒在教室里。一位目前当了某市领导的同学告诉我,他曾经靠一块酱萝卜吃了一个星期的白饭……另外几位农村出来的同学(现在也都当了领导干部或者公司经理)的记忆也好不到哪里去,听得我又惊讶又惭愧。和他们同饥饿搏斗的经历相比,那些常常折磨我的饥饿感就不值一提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很多也渐渐过上了小康生活,如果说共*产党政府一点功劳也没有,那未免偏激了。不过,如果因此就要感恩戴德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一个为人民或者对民众负责任的党和政府本应该一开始——例如从1949年时就把解决人民温饱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用阶级斗争和权力斗争整整折腾了人民三十年,饿死了上千万人……另外一个不必对某人或某党感恩戴德的理由则是1949年后中国民众想过好日子、想吃饱肚子的愿望被活生生压制和剥夺,而改革开放只不过是拨乱反正,恢复本来应该在三十年前就执行的政策和策略而已。

就在我开玩笑说想找回一点“饥饿的感觉”,从而能够让我放开肚皮大吃一顿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并不陌生的饥饿感离我确实很远了,我的亲戚朋友中除了减肥时会故意用饥饿折腾自己外,估计也很少有饿肚子的时候。可是,就全中国来说,饥饿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还有多少贫困人口是白纸黑字的事实。很多边远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只是在贫困线上挣扎,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的民众数量就更多了。还有不时从媒体上看到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交不起学费,以及那些受资助而被人领到台上载歌载舞、歌功颂德的孩子们……还有超过一个亿的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打工赚钱,工资低,没有保障,一旦失业,就不得不忍饥挨饿……

在这些年的交往中,最让我气馁的是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和我有相同经历的人,在改革开放后先吃饱了肚子,一些人还先富了起来。这当然是好事,可是等到他们一开口说话,你就感觉到,他们对整个世界和中国的看法,不再是通过大脑和心脏,而是通过自己鼓胀的胃——一旦自己吃饱了,就对其他人的饥饿和社会的不公视而不见。更有些人甚至睁眼说瞎话,说现在中国已经很富有了,穷人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他们哪里知道,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贫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之一(甚至之首),中国的人均收入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中仍然是在中下的水平。

记起一次让我很难过的聚会。我和一群小时的朋友一起,听他们讲以前被饥饿折磨的痛苦经历,当然我们是围聚在豪华酒楼里“忆苦思甜”的,毕竟,这些当年的农村朋友,现在都是领导和经理了。由于我那时的家庭条件相对于他们要好一些,我的经历自然不足道哉。而且我有一种愧疚感,因为我一直不清楚他们忍受了这么大的饥饿和痛苦。不过最后我找了个机会告诉他们,我最近一直在关心弱势,在为社会公平和公正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告诉他们这些,不但是想让他们知道,虽然没有像他们那样挨过饿,但我没有忘记,而且这也算是一种弥补吧。可是,——他们脸上的表情以及几位的话语让我终身难忘,他们说,你真无聊,现在情况好了,还折腾什么,……你不怕危险吗?……你并不是最惨的那个,为什么总是忘不了……你是不是有什么政治目的?……

在我们面对美食期盼一点“饥饿的感觉”的时候,其实不应该忘记那些人,这不是高调,更不是抢占道德制高点,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良心。有人说,当今世界,良心能当饭吃吗?当然不能,可是,人生一世,有良心也是活那么久,没良心也是活那么长,只不过对于我来说,有良心要活得安稳一点,死得平静一点。何乐而不为?

常言到“温饱思淫欲”,这话不假,放眼看看和我一起挨过饿的同学、朋友们,现在几个不是尽情享受,一副时不我待,要把迷失的青春夺回来的样子。我想,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圣人都说了:“食色,性也。”你的食物改善了,身体里的营养过剩了,你下面那个东西就时不时要翘尾巴了。

问题在于,温饱解决了,性也不再是禁忌的话题或者少数人的特权,总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要考虑的。当你的胃已经鼓胀的时候,你还会用心去同情,用大脑去思考吗?

这个国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八周年,就是说,这个政权已经五十八岁了。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比较普遍的“59岁现象”,说的是在领导岗位的一些干部在即将离休的最后两年思想发生变化,开始拼命贪污腐败,用非法得来的不义之财为自己铺一条后路。

虽然说五十八年对一个政权不算太长,但毕竟经历了风霜雪雨(或者用“血雨腥风”更恰当点?),有失败有成功,也应该到了思考一下的时候。如何执政?如何让自己绝对的权力不至于失控?如何遏制贪污腐败?我们的民族向何处去,中国又向何处走?

就算执政党和当权者不愿意思考这些问题,那么越来越多解决了温饱的中国老百姓迟早也会思考的,而民众思考的角度是和执政党思考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通读中国历史,我只记住了一点,那就是每个执政的朝代最后都是被揭竿而起的民众推翻,其惨烈程度让人心寒。有时我都怀疑,中国历代的皇亲国戚大概都没有繁衍下来,因为都被残忍地杀害了。事实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路杀下来的。

后来读世界历史,发现西方和东方也都差不多,他们也是打打杀杀,你推翻我,我消灭你,一路走来。不过,发现他们后来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建立民主制度,让所有民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让公民们用手中的选票来决定谁是执政者,谁来管理自己。

民主制度下,民众揭竿而起推翻统治者时使用的不是棍棒和刀枪,而是一张小小的选票,流血和暴力几乎成为不可能。可是反观有些国家,例如古巴和北朝鲜,两位打着社会主义旗帜的独裁者把政权当成了私器,眼看人民忍饥挨饿也无动于衷。统治了一代又一代,还不满足,现在又正在为继续统治下去而挑选新的领导人。其实,就连我们中国人也非常清楚,那两个国家迟早会出现流血事件,迟早会有人起来夺取政权,屠杀当权者,民众迟早会觉醒的……

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据说我们是在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具体把这带领十三亿人走向未来的“中国特色”具体列清是什么东西,但大多民众还怀有一定的信心。毕竟,和二十年前相比,大多的中国人不但不再忍饥挨饿,而且在面对美食的时候,我们还渴望一些饥饿的感觉。

对美酒佳肴的饥饿感也许再难找回了,但解决了温饱的民众迟早还会有更多的渴望,迟早会产生对人类更美好东西——包括公平和公正、自由和民主的饥饿感。一个真正执政为民的政党应该及时面对和思考,否则,我真担心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那些血雨腥风又会卷土重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