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导航(页面)

《环球时报》对腐败的论述冲破了底线

作者:杨恒均  2012-06-01  星期五

 

就《环球》腐败论回答网友:

答网友1: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程度不同的腐败,中国的比较严重,且现阶段无法根除,这都是事实。有网友为环球时报抱屈,认为他们说了真话,是指出皇帝新衣的勇敢孩子。可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他们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后的结论:没穿衣服的皇帝很好看。他们戳破了人类普世价值的底线。

答网友2:一些官媒挑战普世价值,比当局走得还快、还远,他们独享发声平台,平时无人可以挑战他们,甚至无法回应,久而久之,他们还真以为世间就没有普世价值,一切任凭他们言说。他们好像在测试民众的认知能力与容忍度。缺乏监督的垄断媒体不是言论自由,是洗脑与宣传,是法西斯的温床。我们不反驳的话,他们总有一天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各国都存在强奸,且无法根除,那么适度的强奸合理,被奸妇女应理解与容忍。

答网友3:我们要记住:人类总还有一些应该坚守的底线。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腐败,但只有我们的官媒环球在文字中号召民众理解腐败,为腐败开脱!全球都有骗子,但没有骗子比大跃进时刊登亩产十万斤粮的假新闻的《人民日报》害死更多人。有一些底线,官方必须坚守,否则这个国家与民族,没有希望!

答网友4:中国要启动政改,重新上路,必须从言论与新闻自由开始。允许民众说话,才能让凝聚大多数人共识的价值观念脱颖而出。这些年,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连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越来越认同,可还不时有挑战人类底线的文字出现在官媒上,只不过是匿名的,他们到底是谁呢?

答网友5:西方也有小报,刊登不靠谱消息和耸人听闻的观点,可那种报纸无法成为主流,更不会得到官方支持,独占话语权,当然,读者很少是关键。可环球时报在中国的发行量却很大,一些青年人像吸毒一样上瘾。所以说到最后,我们不能全怪环球。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媒体。儿童节快乐哦。

杨恒均  201261日儿童节


外一篇:媒体人要分认清情报与媒体的区别 

《环球时报》发社论鼓吹“适度腐败论”。《环球时报》是我常看的报纸,我看它是出于政治观察的需要——苏共政权垮台的最大媒体功臣是《真理报》,历史摆在那里,竟然无人研究。如果当今北京政权被某一分报纸弄垮的话,一定是《环球时报》而不是其它任何一份报纸,相信我,无关新闻与真实,这是政治。

我是在说政治,无关我的喜好。环球的一些报道已经成为西方认为中共一定会法西斯化,必须被推翻的理论依据(一些西方智库以此做出错误的报告,连我都看到了),同时一些离谱的言论,让国内一些年轻人看上去过瘾,可回过神来后却对政府抱更加敌视的态度。这一切都是右派报纸所做不到的。

例如,全世界每个国家在不同的阶段都曾经存在腐败,但没有一个政府的媒体会公开说“适度腐败”合理,更没有代表统治者声音的媒体蠢到说出反腐的标准是让人民感到好受。从过去三十年北京总体的发展来看,他是向前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反腐也很给力,只是碍于制度的痼疾,越反越腐。但人民总归还有一些希望,可看看《环球》这些媒体的说法,最终会让民众失去最后的一点点希望,从而让这个政权失去最后一点点民心,从而统治难以为继。

道理很简单,右派们不喜欢西南王的作为,可右派在当今死水一潭的情况下,根本找不到发力点,而西南王的表演,却激怒了大众,他的最终垮台也客观上引起了中国某种程度的进步。设想一下,在当今不死不活的改革情形下,一个狂人跳出来要搞文革,结果反而可能是:文革搞不下去,改革却反而会被推动。

其实环球时报的一些新闻报告题材我非常熟悉。因为那是使用一种外界不常用,而非常流行于冷战时期的情报工作中的,这种写做方式就是根据一些“事实”做出适当的情报分析,糅合进去,真假难辨。原来是情报人员用来误导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以获得嘉奖),用于媒体写作,可以成功引导或者误导读者。

我一直研究中美俄(苏)三国情报机构,直接或者间接地阅读了很多“情报”,第一次阅读到《环球》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份报纸超过一半的报道属于情报写作法,而不是媒体写作。但这些情报写做法已经被美、俄,甚至中国情报机构放弃。当初俄国垮台,就和这种有意夸大对手威胁的情报脱不了干系。

下面我就南海问题简单说一下《环球》如何把中国甚至中共往死路上推,南海以及周边的问题在哪里?其中之一:中国强大了,吃多了,需要更多的鱼与资源,于是渔民四处出击,更多渔船去以前很少去的黄岩岛,引起他国不安,实属正常。可环球偏偏说是美国要围堵中国,于是鼓励、怂恿北京打仗。

这些年中国人消费大增,几乎把自己近海的鱼都吃光了,所以,常常出现渔民越海捕捞,也是正常,要去以前很少去的自己的海域,也正常。可每一次环球就要上纲上线。好像非打一仗不可。以中国目前的处境以及国内的乱摊子,全面对抗如果升级,北京政权不最终垮台,你可以直接把我踢进黄海。

什么叫情报写作法?就是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合理推测,得出结论。情报最终都需要上报决策者做出决定,所以一个好的情报都带上了情报人员的“合理推测”与“隐形建议”。可这种方法如果用于媒体的新闻报道,害处就显而易见。评论不同,可以有立场,但你必须摆明,而不是用情报写作去误导。

举个例子,情报人员和媒体工作人员同时发现某国布署了三枚核子武器,情报人员向国家领导人写出的报告不但指出了核子武器的位置,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这三枚核武就是针对本国的,而且有可能发射。可一般来说,媒体报道就不一定这样写了,否则,全世界都有进攻武器,你一报道就是针对本国,那不乱套了?

我不是在批《环球时报》,而是指出他们用写作情报的方式搞媒体(可一直无人指出这种联系)。说实话,由于长期研究情报,我自己的博文也沾染了这种写作习气,以隐含的内容与关联说服阅读者:情报为了说服最高当局,我的博文是为了说服广大读者。环球里应该有失势或退休的前情报人员,但属于二流。

结论:情报人员应该尊重事实,不应该在自己上报的情报中夹杂虚假的信息与带偏见的推测,影响国家决策,否则不如辞职不干,回家卖红薯,或写博客;媒体工作者则不应该把推测与臆断当事实呈现给读者,否则,你和特务有啥区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