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导航(页面)

杨恒均迟来的狱中书信(2024-07-21)

作者:杨恒均  日期:2024-07-21  来源:蔡慎坤@cskun1989X-com

杨恒均迟来的狱中书信(上)

今天是2024721日,星期日。

我是上个月618日从国安看守所转到北京市第二监狱接受入监教育的。刚来时不太适应,重感冒一场,这几天已好转,不过又碰上酷热。监室没有空调,我开始了自己这一辈子第一次光脖子睡觉。记得国安看守所的警官对我说:你老想下监,到时就知道,条件可没我们的好。但除了空调和监室硬件,我还是觉得监狱更适合我一些,就连入监教育期间的三大步伐操练(在夏日的高温下)也让我觉得7月烈日的可爱。在看守所,我可是整整五年没有晒过太阳。入监教育期间很严格,差一年60岁了,我得坐在小板凳上背诵规定,和年轻人为主的“罪犯们”(服刑人员)一起操练,但规定就是规定,我看到的监狱高墙上的大红字“牢记身份”……我现在的身份是服刑人员(罪犯)不过,说实话,在这里我接触的警官(司法人员)素质不低,执法很有人情味,例如按规定必须操练,哪怕在7月的大热天,但队长都找一个大阴凉之地,而且5分钟操练,马上十分钟休息,也确实考虑到我这种年龄的囚犯。这里司法警官的素质让我有些惊讶,完全不在任何警钟之下。

一个多月了,最难受的快过去了,但还有一件难受事,就是受训期不能看任何书报,也就是说,我已有一个多月没读过一个字的书报,而过去五年不见阳光的看守所里,给我带来光明的就是书。五年里我大概看了至少500本书,其中经典好书就超过300本,属于我的那些我已经委托看守所转交给你们了,大概有300本?我上封信说过,这是我留给孩子们的。在服刑期间,我会用写信的方式,谈一些对这些书的推荐和评论,如果身体不放过我,这些信与书评,也算是留给你们的“传家宝”。但由于目前还没字典,加上我是按规定用圆珠笔在床上写作,你们可以想象,字体与句法都不够严谨,但好在我记得一句话:语言是表达意思(思想)的工具,思想表达出来了,语言可以抛弃了。这算是我的借口。

为什么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说法很多,我归纳一下,分成四个方面(我少用“层次”,因为不想分出高低)第一个方面,增加对世界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思想与语言表达能力与多样性。这个方面,世界经典名著所起的作用特别明显。一个读过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莎士比亚、读过《飘》、《追忆似水年华》、《夜色温柔》、《傲慢与偏见》、《简爱》、《红楼梦》、《金瓶梅》、《悲惨世界》等男女与没读过的,在与人交往,生活情趣与对世界与自己的认识上肯定有天壤之别。这方面我特别有体会,因我从小就是个“文学青年”,25岁之前,除了文学作品,我几乎没读过“正经的书”,而世界名著我几乎读了近千本,当时能买到的,都匆匆读过,当然大多时候,当成故事书看了,很难体会到世界名著的思想和意义。但即便如此,这些书也在我身上发生了奇妙的作用。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从乡镇出来的小子,突然在任何学校和各种工作中,都成了最精灵的家伙,举个不太雅的例子,参加工作后,我和几个很牛的同事打赌,去大学校园约女孩子看电影,结果是比我高比我帅的同事半小时约不到一个,而我几乎对任何一位不超过15分钟,就能把她拖到我的自行车上……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使用的话几乎都是从世界名著上剽窃的,没有知性女孩会抵挡得住世界名著。现在的世界不太一样了,男人们用钱和权来吸引女孩子,但你想到没有,那些冲着你的钱和权而来的女子,随时会投进比你更有钱和权的人的怀抱。而思想则有独特性。

当然这个例子有点俗,但我想告诉你们,读书培养情趣,让你变得有趣。你们现在可以看抖音,微信,但如果我告诉你,互联网多年来几乎没有几条思想、段子、笑话,甚至“事实”和陈述方式能脱离几千年世界名著的,完全无原创,你肯定很吃惊。

当然并不是说读点小说、世界名著就是为了追求异性,说话风趣、眼界开阔,其实对社会、思想的进步也有巨大作用。可惜,现在年轻人有了从二手甚至三手获得世界原创思想的互联网,更少看这些世界名著了,而且读名著得从小开始,不连续读一千本左右的名著,很难让其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所以这事得从孩子做起。

有人可能说,读一千本世界名著只为风趣招领导和异性喜欢,我是来不及了,而且也觉得不值得,不实用。那么我说一下第二个方面,或第二个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就和个人成功息息相关了。如果你读一些实事求是的名人传记,你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会有意无意提到一本或几本书,这些书对他们的成长、成功起了巨大作用,而大多名人虽然提到一些书,却有意淡化。他们都不太想让他人知道他们的人生不受之于天命,他们也不是天才,而是受到教育、环境甚至某几本具体书的影响和指导。世界首富和科技创新巨子马斯克(Mask)多次提到他小时喜欢的一两本科幻小说与科普读物,事实上你读他的最新传记(2024年中国出版《马斯克传》),你不得不承认,世上没那几本书,很可能就没有今日的马斯克。其实很多成功人士,包括目前的大企业家绝大多数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受到过一些书的重要影响。(上)

转自: https://x.com/cskun1989/status/1858543266897309718

 

杨恒均迟来的狱中书信(下) 

韩国金大中在《为了民主》的回忆录里写他在坐牢时反复阅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在我给你们的书中,上下两册),如获至宝,受益良多,甚至说对他当选总统和治理国家都大有帮助。

我爱看守所也研究了《历史研究》,看不出太多特异之处,但我能确定讲解是肯定没看过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汤因比以大量历史事实试图证明: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建都北方地区的政权肯定比建都南方的政权活得长久,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冷兵器和笨重热兵器时代,强壮的北方人总能胜过南方人。毛主席也肯定没读过这本书,但毛主席遍读中国历史,肯定也聪明地得出了同汤因比一样的结论——定都北京优于定都南京。其实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也有这一内容。不读书害死人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个人认识的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很多时候都会流露出自己曾受某几本书甚至一本的启示与指引,而我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但我也不会告诉你们是哪几本,否则你们直接去找那几本书,效果可能不是很好。读一本好书之前,可能不得不积累很多书,广泛阅读推荐的好书,总有一本适合你,总有一本迎合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让你功成名就……

下面再进一步谈谈读书的第三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读书带给我们启发,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我们自己,从而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这是成功人士的首要条件。而第三个层次则再上一层楼,是书带给团体、社会和人类的益处,而不是对某个个体,换句话说是读书人在阅读某本、某几本和某类书后,不是对个人,而是对社会、国家、人类进行思考,从而做出对群体而不是个体的贡献。美国独立战争中华盛顿横刀立马,无人不知,但和他做出同样贡献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册子作者:托马斯·潘恩,他的一本《常识》鼓励了整个北美殖民地的人民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建立新国家,阅读他这本小册子的人,并没从这本书学得做生意之道,但却起而投身正义事业,有的不但没得到世俗的成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人类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另一本书是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很大程度影响引发了美国内战。另一个例子是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我发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马克思《资本论》翻译不久,传播不广,当时中国人主要从一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直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虽说第二个层次的阅读与第三个层次的阅读有交叉的地方,一个人的个人实现与成就往往也是对社会国家的直接与间接贡献,例如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但怀着什么目的阅读,是为个人寻求“黄金屋与颜如玉”还是寻求位大众带来福利,救国为民,寻求真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历史上那些位国家人类带来福利的巨人,很少几个不是认真阅读。从历史中吸取真理与力量的。

这两个层次的阅读在书籍的选择上也是很大的,第二类包括“成功学”、“名人传记”“各种社会技能”,后一种则更多包括人类历史、哲学、社会学与政治科技作品。

我这里说的是书的正面意义,但不要忘记,书——坏的书或者读书人不学书中的好而挑书中的坏,也会造成相反的结果:这个世界上很多大恶之人也是从书中得到启示,甚至被书影响,带向邪恶之路的。我给你们留的书中有《第三帝国的兴亡》,你们可以看到,希特勒也是受到几本德国民族主义书的影响,而他的《我的奋斗》则给更多邪恶之徒提供精神的食粮。所以光看书远远不够,要会看好书,好好看书。而且,一个年青人,在世界观没成熟时,书的影响特别大,看书一定要看可信赖的人的推荐。

上面是三种看书的类型,还有第四种,则涉及到个人精神层面的修养,这种阅读可能难以理解,因为它和外界无关,只是个人的修养与修炼。用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形容,这种读书人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少林寺扫地僧,修炼不是为了打天下,更不是为了个任福祉,当然更说不上show off自己的风趣与见多识广,它是一种个人内心、精神层面的提升,与“黄金屋、颜如玉”不同,与为国为民也不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描述这种人。早上得道,十几个小时后死掉也值了!这十几个小时,当然不能救国救民,也不能捐金钱、美女,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但死也值了。这就是具有了宗教情怀的阅读修养,提示个人精神的品德,获得真理本身成为至高无上的目的。

我坦诚,我崇拜那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但我却远远做不到。20191月被抓起来关进与世隔绝的看守所后,虽然身体甚至精神都遭受了巨大折磨,但阅读却渐入佳境,到快离开看守所时,我认为自己几乎达到了第四层级,202425日,我被带去北京中级法院接受判决,无论以我的经验、还是比我经验更丰富的律师的判断,我会被充其量判5年,结果是死缓。回到看守所,我告诉同监室的,他们以为我开玩笑,但我前所未有的散步了两个小时,没有看书,他们这才完全相信。因为过去五年,只要不是按规定坐板(坐在木板床上不能干别的事)或吃饭锻炼,我没有十分钟时间不看书的。这种两小时没看书~

转自: https://x.com/cskun1989/status/1858544286213779618

附录:《杨恒均文集》网站链接地址:

https://yanghjwj.blogspot.com/

(由杨恒均博士导师冯崇义教授提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