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导航(页面)

60周年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建国”

杨恒均  2009-09-14  星期一

 

这是一台非常主旋律的大戏,也很别出心裁:电视台请来了60位名字都叫“建国”的嘉宾共聚一堂,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唯一相同的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建国”。

据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在搞类似的节目,最近会在各大电视台推出,共同唱响国庆60周年大庆。今天这个节目应该算是比较早的,搞得不错,当然对于我的读者来说,这台主旋律的节目最有“创意”之处是:除了节目的女主持人之外,唯一不叫“建国”的嘉宾就是我。

朋友很惊讶领导竟然想到请我去当点评嘉宾,当然他们更惊讶的是我竟然欣然前往,其实我自己的惊讶一点也不亚于他们,不过,整整三个多小时的录制中,我都认真参与,而且见缝插针地对非常主旋律的节目做了更加“主旋律”的点评。

我开玩笑地对几十位“建国”同志们说,我大概是最有“权力”来点评的。和在座的大多数朋友一样,我出生在60年代,当时也取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杨)红军。和在座诸位不同的是,我的名字并不是我的父母所取,而是我自己上学时取的。因为我当时觉得世界上最强大、最酷、最能保护我的就是红军。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记事起就经常被街上的小混混叫着我的小名(当时叫“杨四”)谩骂,但自从我有了这个响亮的名字,成分再好的小混混也不敢放肆了,你想,那个年头,三岁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滴,打死他们也不敢说:我X(杨)红军,打倒(杨)红军……

我还对大家讲:虽然各位“建国”都昂首挺胸地坐在那里,但你们也知道是谁打下天下,是谁“建国”的吧?不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就是(杨)红军,耶——(见《带上博士帽,我就是知识分子了?》)

中国总共有将近100万名字叫“建国”的人,他们多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客观地说,自从1840年后,中国实际上处于“国破山河在”的境况,清廷腐败、军阀割据、民国无能、列强觊觎、日本蹂躏,所以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民众欢呼雀跃,一些父母给孩子取名“建国”以表达爱国之情、铭记伟大的历史事件,所以,那段时间,取名“建国”的可谓“名副其实、名正言顺、实至名归”……

但在全国近100万名“建国”中,1960年至1970年仅仅十年间就竟然占了三分之一,我也是在那个时代出生,取了一个“革命”的名字。这十年间,除了前面说的一个理由在继续之外,政治上极左,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卫红”、“向东”、“文革”等打上政治烙印的名字和“建国”一起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唱响了改名的主旋律。来宾中就有好几位是在那个年代改名叫“建国”的,他们以前的名字都太“女性化”,或者说太资产阶级化。

上个世纪8090年代后,取名“建国”的人数直线下降,以致到了2000年至今整整八年多时间里,全国竟然只有不到一万的新生孩子取名叫“建国”。我想,这反映了价值和文化的多元化,家长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再说,国家已经建立60年了,也不用老挂在嘴巴上了吧?当然,“建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建设”,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搞好自己的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家”,就是对“国”的最好“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民众都过着安居乐业的和谐生活,他们不再需要常常想起“国家”,不再常常为“国家”激动,更不需要他们把“建设”国家挂在嘴边,放在名字上……大家不妨回顾一下中国的近代历史,每当人民激动地高呼国家的时候,都是我们这个苦难的国家遭受内忧外患的时刻……

回到主旋律,回到主旋律——我也希望在“建国”60周年的时候,无论是电视台、电台,还是主流媒体,在宣传主旋律的时候,能够更加深入的贴近民众和共和国的本质。主旋律应该是为国为民恒久不变的旋律……我举个例子,今天前来电视台的“建国”们都在这个时刻激动地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一位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建国”同志深情地总结道:六十年了,我认识到,只有国家富裕了,我们每个人才能富裕,祝愿我们国强民富……

他说的很主旋律,掌声响起来,作为点评嘉宾,我补充了一点:其实,也可以这样说,只有我们每个人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祝愿我们:民富,国强!

好,请给我点掌声,不要让我孤零零站在这舞台……

杨恒均  2009-09-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