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导航(页面)

60周年之:少拆一点,多建一些

杨恒均  2009-09-14  星期一

 

平时到欧洲都是走马观花,可谓来去匆匆,眼球大多被红男绿女吸引了。上次和秦晖等一行不得不有所收敛,留意到以前到欧洲很少关心的一些东西,包括街道两边的建筑物。

从德国到波兰,从布拉格到维也纳,我第一次细细观赏街道边的建筑,很快就发现,人家的建筑物,哪怕是普通的居民楼,动不动就上百年、两百年甚至三百年的历史,六百年的建筑也就随便的摆放在街边。那些建筑坚固耐看,魅力依旧,尽显欧洲历史和文明的厚重。这一切,让我这个来自历史据说比欧洲还悠久的中国人惭愧不已。

中国有很多古城古镇,可存在下来的建筑物已经越来越少。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从来没有打算天荒地老,所以不选用坚固的材料建筑?还是崛起的中国特别强悍,把旧的东西都拆完了?

我们所到的中欧国家也有建筑物被严重破坏,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例如美丽的柏林,在二战中被摧毁了90%以上,还有德累斯顿,几乎全部被炸平。战后,两个城市都被一砖一瓦地重建起来,翻新如旧。这两个城市的居民在介绍那些看上去有些岁月的建筑物时,羞涩地告诉游客:这是战后按照战前的样子恢复的。那些被恢复的建筑物被永远地烙上了二战带给欧洲文明的印记。

然而,与这些被恢复的建筑物相比,另外一场灾难带给欧洲的建筑物更大的创伤,而且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当我们的旅游巴士在穿过东欧的一些城市和乡村时,同行的旅伴(信力建、秦晖、秋风、张鸣、秋风等)几乎只凭借遥远的一瞥,就能判断出哪些建筑物是二战前,哪些又是二战后的。只因这些二战后的东欧国家由于实行集权主义,在统一人们的思想的时候,也统一了艺术和建筑,最终统一了人们的审美观。那一栋栋一眼看上去就与欧洲的历史和文明格格不入的建筑,在冷战结束二十年后依旧诉说着残忍和荒凉。这种反差,在东西柏林和布拉格的新旧区之间显得尤其明显,那些建筑物的差别,不能简单的以有钱和没有钱来衡量,那是政权渗透到艺术和建筑之中的恶果,那些建筑物显示了审美观、价值观和人性的差异。走过东欧之后,我深深的感觉到,五十年的集权统治,竟然没有给这些国家留下任何一栋凝聚了精神财富的建筑物!

但我得感谢东欧这些国家,让我不至于那么悲观,不至于无知地认为欧洲人天生比我们智慧和聪明,所以才建筑了那么吸引人的建筑物。他们的建筑物凝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他们的建筑物那么牢靠。换句话说,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到欧洲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了,但这种感觉依然挥之不去,所以,当搜狐名博郭老学徒写了本《旅途上的建筑——漫步欧洲》,我是很喜欢,并作了推荐的。

推荐是推荐,可并不能减少我心中的遗憾。刚好这次到西安开会,会议组织者西安市委宣传部和陕西师大组织大家去旅游,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正在兴建的“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博物院创建人王勇超先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集散落在民间不被重视的石雕及其他艺术品。后来他发展到“将关中一代民间遗存全部收集回来,为中华子孙抢救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

而我们一行去参观的主要是他组织专业人士从陕西各地以一比一的比例原封不动搬迁到这里集中起来的各种大院居家建筑。他说,那些建筑散落在村镇,由于没有专业人士保养,年久失修,几乎都快成“垃圾”了。而这些“垃圾”,被他收购过来,搬迁到一起,保存起来。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匆匆参观了四五个庭院,但就在参观这些庭院的过程中,我又想起了欧洲之行。一开始,我感到挺震惊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至少过去一百年,陕西的发展都相对落后于沿海和其他地区。但看看眼前这些民宅,不但雕梁画栋、勾心斗角,作工之细,建构之精妙,真是不输于让我惭愧的欧洲建筑。

我本来应该感到自豪的,可我又同时感到了惭愧,甚至是比上次在欧洲感觉到更深的惭愧。这些房子现在在中国大陆几乎找不到了,就连这些,也需要一位民间热心人士花大本钱把它们一点一点搬迁到一起,保存起来。对照眼前这些别具特色的中国建筑,我不难发现,它们和恐龙一样渐渐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毫无特色的统一规划的现代化“洋楼”——说是“洋楼”,我却在国外很少看到。

建国60年了,由于经济发展,特别是人口爆炸,我们在不停的拆旧建新。当我们向世界炫耀悠久历史的时候,不要说和欧洲相比,就连“没有历史的”美国和澳洲,人家街道两边的建筑物也比我们的透露出更多历史的秘密。

除了不停地拆之外,影响我们中华民族建筑水平的更重要原因是政治不稳定,私产没有保护。经过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翻天覆地,那些有能力搭起一个宏伟建筑物的人也犹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家产会被没收,不知道什么时候房产会被革命的一把烈火烧掉。

与东欧少数城市的建筑物毁坏于二战时期敌国的炮火与轰炸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建筑物绝大多数是被自己人摧毁的。正如我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见到的那些凝聚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庭院,即便是一比一原封不动的保存了起来,人去楼空的苍凉依然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沧桑。

杨恒均  2009-09-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